当前位置:首页 > 创新 > 馅饼大热们别平台砸晕了被头

馅饼大热们别平台砸晕了被头

2025-09-20 12:57:57 [政策] 来源:链动智选

最近区块链圈子里都在疯传一个叫friend.tech的平台,简直成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。说实话,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,看着这些新兴项目总忍不住想泼点冷水——特别是在当前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,这股热潮来得有点突然。

SocialFi:社交与金融的疯狂联姻

SocialFi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把社交和金融揉在了一块儿,听起来挺时髦,但其实2021年就有了。记得当时Matters、Lens Protocol这些项目也闹得沸沸扬扬,现在又冒出来个friend.tech和Time store。说实话,这些项目总给我一种"新瓶装旧酒"的感觉——打着去中心化的旗号,玩的还是流量变现的老套路。

上周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兴冲冲地问我:"老高,我要不要也去friend.tech开个账号?"我反问他:"你了解这些平台怎么赚钱的吗?"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。这种场景最近我见得太多了,大家一窝蜂往里冲,却连最基本的风险都搞不明白。

KOL的刑事风险:馅饼还是陷阱?

先说说我的一个老客户吧,去年给某个区块链项目站台,结果项目方跑路,他差点被投资人堵在家门口。这种事情在圈内简直司空见惯,但每次看着当事人惊慌失措的样子,我都忍不住叹气。

这里给各位KOL提个醒:在SocialFi平台上,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"呈堂证供"。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、非法集资、诈骗...这些罪名听起来很遥远,但一旦踩雷,后果不堪设想。我就见过不少大V,为了几个点的佣金,把自己的信誉和前途都搭进去了。

那些年我们见过的"花式暴雷"

记得2022年有个很火的"社交挖矿"项目,打着"让粉丝赚钱"的旗号,结果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。项目方的套路其实很简单:前期疯狂拉KOL站台,制造繁荣假象;中期用新用户的钱给老用户发收益;最后趁热度最高时卷款跑路。

最可气的是,有些KOL明明看出问题,却因为高额佣金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这种"装睡"的行为,在法律上可都是要负连带责任的。

给KOL的几点忠告

每次接待这类咨询,我都会问客户三个问题:1. 你真的了解这个项目的运作模式吗?2. 你的推广行为会不会误导粉丝?3. 如果项目暴雷,你愿意承担后果吗?

说实话,现在市场行情不好,很多人为了赚钱确实容易头脑发热。但作为律师,我必须说:钱可以慢慢赚,但法律的红线一旦触碰,可能就再难回头了。与其事后后悔,不如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。

毕竟在这个圈子里,见过太多人从风光无限到身陷囹圄。记住:区块链不是法外之地,社交金融更要守住底线。

(责任编辑:视频)

推荐文章
  • 卡尔达诺的0.26美元拉锯战:一场投资者的心理博弈

    卡尔达诺的0.26美元拉锯战:一场投资者的心理博弈 最近卡尔达诺(ADA)的走势真是让人揪心啊!就像在悬崖边跳舞一样,它一直在0.26美元这个关键价位上下徘徊。作为一名老韭菜,我太明白这种行情意味着什么了——要么是黎明前的黑暗,要么就是暴风雨的前奏。说实话,看着ADA现在的价格在0.249美元附近挣扎,24小时又跌了2.1%,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。记得上个月底它还从0.24美元一口气涨了12%,那叫一个痛快!可谁能想到中东局势突然恶化,就像晴天霹雳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.0普及之路:一场技术与人性的双重考验

    Web3.0普及之路:一场技术与人性的双重考验 记得去年在上海参加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时,树图区块链研究院CTO伍鸣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作为从业者,我深切体会到Web3.0要实现大规模普及(mass adoption),必须跨越的不只是技术鸿沟,还有用户体验这道坎。从实验室到现实:区块链的进化之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就像一部科技编年史。80年代公钥密码学奠基,90年代分布式系统理论成型,到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,这场长达30年的技术积淀终于... ...[详细]
  • 马来西亚将打造亚洲首个比特币城市,5亿美元债券计划震撼发布

    马来西亚将打造亚洲首个比特币城市,5亿美元债券计划震撼发布 最近在金融科技圈里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重磅消息。就在上周,RXT Digital Limited这个低调但实力雄厚的数字金融集团,联合ASA Securities、Greenpro Capital和LY Law Office等业内大咖,在香港签下了一个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合作协议——发行5亿美元的专项债券。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计划时,还以为又是某个炒概念的噱头。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这可能是近年来... ...[详细]
  • 对话何一:一位女性创业者眼中的币安与职场平权

    对话何一:一位女性创业者眼中的币安与职场平权 最近有幸与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谈,这位从中国小城走出来的女性创业者,用自己独特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"逆袭"。说实话,听完她的故事,我最大的感受是:成功果然都是拼出来的。从三尺讲台到加密帝国谁能想到,如今叱咤加密市场的何一,最初竟是个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教师?"我老家在甘肃一个小县城,"她回忆道,"那时候身边的人16岁就辍学去打工,能上大学已经算是幸运。"正是这种成长环境,让她对金钱的本质产... ...[详细]
  • Ordinals生态爆发:谁将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下一个独角兽?

    Ordinals生态爆发:谁将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下一个独角兽? 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,连带整个生态圈都热闹非凡。就像一场精彩的派对,每个参与者都想分一杯羹。作为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从业者,我惊讶地发现,短短几个月内,Ordinals生态已经孕育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项目。交易者的福音:NxHub如何改变游戏规则记得前段时间帮朋友操作BRC-20代币交易时,不得不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在UniSat、OKX等平台间来回切换比价,那种体验简直让人抓狂。现在有了NxHub... ...[详细]
  • 揭秘Paradigm:顶级VC的加密投资之道

    揭秘Paradigm:顶级VC的加密投资之道 作为加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风投机构之一,Paradigm的投资组合总能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。每当我浏览他们的公开钱包数据时,都能感受到这个"加密巨鲸"的独特投资哲学。从钱包数据看投资策略打开Paradigm最大的公开钱包,映入眼帘的是惊人的89,954枚ETH。这个数字让我不禁感叹:在当下充斥着各种山寨币的市场中,他们仍然保持着对以太坊的绝对信心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Lido Finance的投资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3万美元的合理价位从何而来?市场专家深度解析

    比特币3万美元的合理价位从何而来?市场专家深度解析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可是热闹非凡啊!还记得上个月那则关于比特币现货ETF获批的乌龙新闻吗?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:这消息靠谱吗?果然很快就被证实是假消息。但有意思的是,比特币价格不仅没跌,反而逆势上涨了10%。这种反常的现象让我意识到,市场情绪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。当前市场的三大关键信号作为一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发现现在市场呈现出几个值得玩味的现象:首先,加密货币与传统科技股之间的脱钩越来越... ...[详细]
  • Pepe币为何突然暴涨93%?青蛙币逆袭背后的秘密

    Pepe币为何突然暴涨93%?青蛙币逆袭背后的秘密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,比特币突破35,000美元大关后,整个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。在这个节骨眼上,一个名叫Pepe的青蛙币竟然在短短一周内暴涨93%,这个涨幅让不少老韭菜都惊掉了下巴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发现这事还真有点意思。团队动向引发市场信心要说Pepe这波暴涨,首先得提提他们团队最近的骚操作。本周他们突然销毁了6.9万亿个代币,这一下子就把市场给点着了。要知道,之前... ...[详细]
  • XRP的冰火两重天:短线承压vs长线爆发

    XRP的冰火两重天:短线承压vs长线爆发 最近XRP的走势简直像坐过山车,把我这个老韭菜都看晕了。技术大V"Charting Guy"这两天在X上发了个分析贴特别有意思,他用艾略特波浪理论把XRP的走势安排得明明白白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他画的那些波浪线的时候,感觉就像在看天书,不过细细琢磨确实有点道理。短线警报:C浪回调恐将至Charting Guy指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8月份XRP从2.72美元涨到3.38美元的过程,和其他主流币种不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躺赚时代终结?质押收益率跌破历史冰点背后的真相

    加密货币躺赚时代终结?质押收益率跌破历史冰点背后的真相 作为一名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最近的质押收益率数据实在令人咋舌。记得两年前和朋友聊天时,我们还开玩笑说"把币放着睡觉都能赚钱",如今看来这句话要成为历史了。收益率断崖式下跌根据业内权威机构的最新报告,主流35种可质押加密货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跌至10.2%的历史最低点。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,收益率还能维持在15%左右。最夸张的要数以太坊了,其共识层的收益率直接从去年的"小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