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应用 > 代币颠地化困这项为何覆性法落术迟境技迟无

代币颠地化困这项为何覆性法落术迟境技迟无

2025-09-24 19:37:35 [精选] 来源:链动智选

说来有趣,就在去年夏天,麦肯锡的两位高管站在纽交所的讲台上,面对满屋子的金融大佬们卖力推销区块链技术。当时加密货币市场正经历寒冬,比特币等主流币种较2021年峰值跌去了60%,整个行业缩水了惊人的2万亿美元。黑客攻击频发,监管重拳出击,但这些顾问依然信誓旦旦地表示:"别误会,我们要说的是区块链技术本身,而不是那些出问题的加密货币。"
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

这些专家们滔滔不绝地解释着"智能合约"、"资产代币化"等概念,声称这项技术能让股票、债券、房地产等传统资产的跨国转移从几天缩短到几秒钟。他们反复强调着"提高资本效率"、"降低运营成本"、"增强合规透明"这些漂亮话,但整场演讲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。

说实话,类似的场景我在2015年就见过。当时R3CEV等首批代币化平台问世时,人们也是这么说的。八年过去了,真正采用的企业屈指可数,老问题一个都没解决。这让我想起了后来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会议上的一幕:当富兰克林·坦普尔顿的高管问美联储代表是否考虑在开放系统上测试时,对方直接反问:"比如什么?"——这个问题实在太扎心了。

屡败屡战的代币化之路

从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以来,区块链行业一直在寻找杀手级应用。先是吹捧它能实现秒级跨国支付,后来又说是隐私保护的利器,再后来又变成对抗通胀的避险工具。而代币化——把现实世界的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——就是这些候选应用中的常青树。

还记得2015年那波热潮吗?各大银行纷纷入局,IBM也砸下重金宣传,纳斯达克甚至搞起了代币化证券项目。桑坦德银行当时预测,到2022年这项技术能为银行节省150-200亿美元。结果呢?2022年早就过去了,除了几则新闻稿,什么都没发生。

最讽刺的莫过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那个1.65亿美元打了水漂的项目。当初他们雄心勃勃要改造结算系统,最后只能灰溜溜承认"当时的决定不够明智"。而那个把阿斯彭瑞吉酒店分成代币出售的项目,现在都成了业内的笑话。

当下困局:雷声大雨点小

如今的情况如何?表面上看起来挺热闹:高盛、花旗等大行都在布局,欧洲投行发行了代币化债券,罗宾汉式的投资应用让散户也能轻松购买代币化国债。但仔细一看,这些项目要么规模太小,要么就是一次性试验。

就拿高盛那个"开创性"平台来说,虽然把结算时间从5天缩短到60秒,但运行一年多只做了两笔交易。正如某位业内人士吐槽的:"银行们发完新闻稿后,这些项目就变成'宠物石'了——哪儿也去不了。"

散户市场这边,WisdomTree和富兰克林·坦普尔顿都在尝试代币化基金。想法不错:降低投资门槛,提高流动性。但现实是,九只基金加起来才1200万美元规模,简直杯水车薪。

出路何在?

私募市场可能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方向。比如KKR在Avalanche区块链上发行的医疗基金,但具体规模他们始终不肯透露。Avalanche确实在积极推进,联合多家机构搞测试网,但距离真正落地还差得远。

说来讽刺,目前唯一成功的代币化应用竟然是稳定币——一个主要用来服务加密投机市场的工具。更讽刺的是,这个1270亿美元的市场由神秘的泰达币主导,一个连审计报告都没有的机构。

现在的情况就像在重复播放同一张唱片:伦敦交易所说要搞代币化交易,花旗宣布要代币化客户存款,SWITCH发布新的测试结果...但正如一位CEO说的:"未来18-24个月必须有所突破。"技术或许已经成熟,但在重建市场信任之前,数万亿美元资产上链的愿景恐怕永远只是愿景。

说到底,代币化就像个永远差临门一脚的技术。每次你觉得它要爆发了,它就会用现实告诉你:还早着呢。

(责任编辑:教程)

推荐文章
  •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:反弹or继续下探?

   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:反弹or继续下探? 昨晚的空单策略简直不要太完美!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蹭蹭往上涨,这感觉比喝冰可乐还爽。不过话说回来,今天这行情该怎么走?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。BTC:多空拉锯战大饼现在这个位置挺有意思的,110000-113000这个区间就像个跷跷板。我建议激进派可以在111000附近先打个底仓,记住一定要轻仓!如果你比较谨慎,可以等到112000再动手。不过要留神113000这个关键位,万一突破了就得赶紧止损。说实话,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空单精准命中30点!这波行情看得准

    以太空单精准命中30点!这波行情看得准 昨晚的市场简直不要太刺激!以太坊一路下探,最低触及1735美元,我们的空单策略又一次大获全胜。精准布局,完美收官记得昨天下午1777美元的时候,我就感觉不对劲。K线形态、交易量、市场情绪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——可能要下跌。于是果断在群里喊出了空单建议,目标位就设在1747美元。说实话,看着行情一点一点往下走,这种感觉比看大片还过瘾。30个点的利润虽然不算特别大,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已经相当不错了。最... ...[详细]
  • PEPE强势逆袭:一只青蛙如何在币圈掀起惊涛骇浪

    PEPE强势逆袭:一只青蛙如何在币圈掀起惊涛骇浪 要说今年加密货币市场最让人跌破眼镜的"黑马",非这只绿色小青蛙PEPE莫属。谁能想到,一个以网络迷因为原型的代币,竟能在熊市中杀出重围,硬生生把SHIB和DOGE这两位老牌"网红"甩在了身后?作为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必须说,PEPE的表现简直让人叹为观止。从谷底到巅峰的华丽转身记得7月到10月那段时间,PEPE的表现简直惨不忍睹。当时很多分析师都摇头说"又一个meme币要凉了"。但戏剧性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MEME币狂欢背后:我们究竟投资了什么?

    MEME币狂欢背后:我们究竟投资了什么? 最近打开社交媒体,总能看到各种MEME币的讨论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这种疯狂让我既兴奋又担忧。还记得PEPE币那个过山车般的走势吗?短短几天内暴涨暴跌,活脱脱就是一场当代金融版的"郁金香泡沫"。但有趣的是,这种看似荒谬的投资热潮背后,藏着更深层的文化密码。MEME币的困局与机遇每次看到年轻人热烈讨论柴犬币、狗狗币时,我都会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。MEME币最大的硬伤就是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叙事大乱斗: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,我们该如何投资?

    市场叙事大乱斗: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,我们该如何投资? 说真的,现在的市场就像一群喝醉的水手在暴风雨中划船——每个人都喊着不同的方向。作为一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,我很少见过像现在这样混乱的时期。比特币的季节性规律和减半效应在打架,美联储一边说要降息一边又担心通胀,债券市场的曲线变化看似乐观实则暗藏杀机...比特币:9月的魔咒与百年一遇的机遇让我先说说这个最有趣的。大家都知道9月是比特币的"鬼门关",历史上这个月份总是跌得最惨。但今年不同啊朋友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AI遇上区块链:一场不可避免的数字革命

    当AI遇上区块链:一场不可避免的数字革命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:当人工智能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,AI代理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时,我们的数字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?想象一下,未来的互联网上,机器人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人类用户,它们会创造、消费和交换海量的信息。但问题来了:如果99%的数字活动都来自机器,而我们还在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这一切,那不就等于在高速公路上骑自行车吗?现行模式的局限性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:像OpenAI这样的大公司投入巨资训练... ...[详细]
  • 对话何一:一位女性创业者眼中的币安与职场平权

    对话何一:一位女性创业者眼中的币安与职场平权 最近有幸与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谈,这位从中国小城走出来的女性创业者,用自己独特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"逆袭"。说实话,听完她的故事,我最大的感受是:成功果然都是拼出来的。从三尺讲台到加密帝国谁能想到,如今叱咤加密市场的何一,最初竟是个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教师?"我老家在甘肃一个小县城,"她回忆道,"那时候身边的人16岁就辍学去打工,能上大学已经算是幸运。"正是这种成长环境,让她对金钱的本质产... ...[详细]
  • LOOM币暴涨暴跌的背后,谁在操控这场资本游戏?

    LOOM币暴涨暴跌的背后,谁在操控这场资本游戏?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戏剧性的故事,莫过于LOOM币的过山车行情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投资者,我不得不说这次的价格波动简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剧本。神秘的"庄家"浮出水面还记得10月13日那天吗?当Lookonchain的分析师发现一个疑似Upbit的钱包突然增持2142万枚LOOM时,我就感觉事情不简单。这个钱包已经囤积了6.53亿枚LOOM,占总供应量的一半!这就像在牌桌上发现有人偷偷藏了半副扑... ...[详细]
  • FTX清算风暴后,比特币反弹信号真的来了吗?

    FTX清算风暴后,比特币反弹信号真的来了吗? 看着比特币这两天突然发力冲上26400美元,不少币圈老友都开始躁动了。配合FTX清算的消息,市场情绪简直像坐过山车——前几天的恐慌似乎一夜之间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各种"牛市回归"的论调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觉得有必要带大家冷静看看盘面。先说说3日线的情况:收出了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阳线,成交量明显放大;特别是跌破25000美元后迅速反弹,关键支撑位出现了明显的止跌信号。这些迹象确实显示... ...[详细]
  • ARK投资大动作:收购欧洲Rize ETF 剑指全球市场

    ARK投资大动作:收购欧洲Rize ETF 剑指全球市场 最近在浏览财经新闻时,突然被一个重量级收购案吸引住了眼球。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"木头姐"Cathie Wood执掌的ARK投资公司,正在通过收购欧洲Rize ETF平台来扩张其全球版图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创新投资的观察者,我不禁为这个战略举措叫绝。"木头姐"的全球野心说起Cathie Wood,不得不提她在美国ETF市场创造的传奇。从ARK Innovation ETF到基因组革命ETF,这些主题基金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