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节点 > 险与的狂欢一币化背后并存热潮h社交代机遇场风

险与的狂欢一币化背后并存热潮h社交代机遇场风

2025-09-20 18:15:05 [加密] 来源:链动智选

最近朋友圈都被Friend.tech刷屏了,这款基于Base链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简直火得一塌糊涂。记得上周我还跟我们团队开玩笑说,现在加密圈的社交货币都快变成Friend.tech上的"Key"了。但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,我得提醒大家:越是疯狂的时候,越要冷静分析。

颠覆性的社交代币化实验

这个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大胆地将社交影响力直接代币化了。想象一下,你可以像炒股一样"投资"你喜欢的KOL——购买他们的Key就能获得私聊权限,还能期待价格升值。我在测试的第一周就注意到,那些早期入场的朋友们确实赚得盆满钵满。

但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Key的价格不是由市场供需决定,而是完全按照一个数学公式来计算的。用大白话来说就是,越多人持有某个人的Key,这个Key就越贵。这个设计确实聪明,前期能让价格快速上涨制造FOMO情绪,但当我仔细研究后发现,后入场的投资者要回本变得越来越难。

疯狂的定价机制

我举个例子让大家更容易理解:假设你现在想投资一个新入驻的KOL。第一个Key只要0.0000625 ETH(约合0.1美元),但如果这个KOL火了,第10个Key的价格就涨到了100倍!听起来很诱人对吧?

但问题在于,如果你买的是第100个Key,那就需要后续再有11个人买入(总共花费约8 ETH)你才能回本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因为没算清楚这个账,结果现在手里握着几个高价Key,天天盼着有新韭菜接盘。

更夸张的是,排名前1%的Key持有量已经超过了100个。这意味着大部分普通用户其实都在为早期玩家抬轿子。我刚看了下数据,目前最贵的Key已经炒到了7.35 ETH一个,简直是天价!

为什么这么火?

说实话,这个项目能火起来确实有它的道理。首先,它完美抓住了KOL变现的需求——每次交易KOL都能分到5%的手续费。我还记得当时看到某知名加密博主一天就赚了20多个ETH时的那种震撼。

其次,PWA(渐进式网页应用)的设计让使用门槛降到了最低。不需要下载APP,打开网页就能玩。最重要的是,那个神秘的"积分系统"和空投预期,让无数羊毛党蜂拥而至。毕竟谁都不想错过下一个Blur那样的暴富机会。

暗藏的风险

不过作为一名专业人士,我必须指出几个令人担忧的问题:

我最近接触的一个案例就很有代表性:某用户花高价买了个Key,结果发现KOL本人把最后1股卖了,导致这位用户完全无法卖出,眼睁睁看着资金被套。

未来的不确定性

说实话,Friend.tech现在的状态很像早期的DeFi Summer——充满了投机和泡沫。虽然各种衍生工具(比如FriendSniper、FrenTrade)层出不穷,让交易变得更方便,但核心问题始终存在:这个模式能持续多久?

我个人认为,目前的Key定价模型虽然能快速引爆市场,但天花板实在太明显。随着时间推移,新用户进入的动力会越来越弱。而且说实话,现在的社交功能简直简陋得可怜,就是简单的私聊功能,完全没有体现出"社交"二字的真谛。

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,我的建议是:小玩怡情,大玩伤身。如果你真想参与,不妨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社交实验,而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。记住,在这个圈子里,最重要的永远不是你能赚多少钱,而是你能保住多少本金。

(责任编辑:动态)

推荐文章
  • 柴犬币意外逆袭:2023年最受关注的加密货币第四名

    柴犬币意外逆袭:2023年最受关注的加密货币第四名 谁也没想到,这个带着萌犬logo的加密货币竟然能打败一众老牌选手!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,在2023年全球23000多种加密货币中,柴犬币(SHIB)的搜索热度高居第四,甚至超越了卡尔达诺(ADA)、莱特币(LTC)这些耳熟能详的币种。社区力量:加密货币的生命线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,一个项目能否走远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社区活跃度。就拿柴犬币来说,虽然价格距离2021年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RGB协议:比特币生态中被严重低估的潜力黑马

    RGB协议:比特币生态中被严重低估的潜力黑马 说到在比特币上发行资产,老玩家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Omni协议。但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更加"比特币原教旨主义"的方案——RGB协议,这个看似低调的技术正在悄然改变游戏规则。比特币原生的资产发行难题记得我第一次研究比特币脚本时,就被它的设计哲学深深吸引。中本聪创造了一个极致精简的系统:每个UTXO就像个上了锁的保险箱,里面装着比特币,钥匙就是对应的私钥。但问题来了——这个保险箱太小了,除了比特币... ...[详细]
  • RSS3投资机会:当Coinbase和DWF都看好的Web3协议

    RSS3投资机会:当Coinbase和DWF都看好的Web3协议 朋友们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Web3项目——RSS3。这个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协议可不简单,它正在重新定义我们获取和管理网络信息的方式。为什么RSS3值得关注?想象一下,你在Web3世界里拥有完全控制权的内容聚合工具。RSS3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,它让用户可以自由发布和关注内容,把整个网络变成一个可自定义的信息库。不得不说,这解决了Web3时代信息碎片化的大痛点。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还能逆袭吗?期货ETF或是最后的救命稻草

    以太坊还能逆袭吗?期货ETF或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最近在加密货币圈子里,有个现象让我特别关注——以太坊的表现真是惨不忍睹。身为业内老兵,我清楚地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ETH还在2500美元左右徘徊,而现在呢?连1600美元都守不住了。这就像看着一个曾经的优等生突然变成了班上垫底的差生,让人不禁想问:以太坊到底怎么了?以太坊为何节节败退说实话,我研究市场这么多年,很少见到以太坊如此弱势的表现。K33 Research最新报告的数据简直触目惊心——ETH... ...[详细]
  •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

   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 最近在加密圈里,BitMine这家公司的操作简直让人叹为观止。说真的,我从业这么多年,很少见到这么教科书式的资本游戏。短短几个月时间,他们就完成了从传统企业到数字资产巨头的华丽转身,这速度,这阵仗,活脱脱给传统金融圈上了一课。一场蓄谋已久的资本行动记得那天是2025年6月底,BitMine突然放了个大招。先是宣布要搞2.5亿美元的私募,接着更劲爆的是把Fundstrat的创始人Tom Lee请来当... ...[详细]
  • 强强联手!新火科技与CertiK携手打造Web3资产安全新标杆

    强强联手!新火科技与CertiK携手打造Web3资产安全新标杆 2023年9月27日,这是个值得Web3行业记住的日子。那天下午,我正喝着咖啡刷着行业新闻,突然被一则重磅消息吸引了目光——香港上市公司新火科技(股票代码1611.HK)与全球顶尖区块链安全审计机构CertiK正式牵手!这就像金融界的JP摩根遇上了网络安全界的卡巴斯基,注定要擦出不一样的火花。不只是简单的业务合作说实话,在Web3这个充满诱惑又危机四伏的新大陆,资产安全问题一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... ...[详细]
  • 金融科技圈沸腾了!香港这场Web3盛会要放大招

    金融科技圈沸腾了!香港这场Web3盛会要放大招 伙计们,金融科技圈又有大动作了!就在9月27日,香港会展中心即将上演一场让业内人士翘首以待的重磅活动——达沃斯数字化转型研讨会携手World Web3慈善周。说真的,这个阵容简直闪瞎眼:从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局的一把手张炳忠局长,到瑞士驻港总领事Daniel Freihofer,还有横琴新区管委会的叶真副主任,政商两界的大咖都要来捧场。一场不能错过的思想盛宴作为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,我得说... ...[详细]
  • NX摇钱树系统:华尔街交易方式的革命性突破

    NX摇钱树系统:华尔街交易方式的革命性突破 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,总会有那么几个产品能真正触动市场的神经。最近我在研究华尔街最新的交易工具时,发现NX摇钱树系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——它不仅仅是一个交易系统,更可能是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风向标。一键操作的智慧与便利记得第一次体验NX系统时,那种简便的操作体验让我印象深刻。就像我们习惯了智能手机的触控操作后,再也回不去按键时代一样,NX的"一键交易"功能确实改变了游戏规则。我有个在投行工作的朋友告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数字财富汹涌而来:加密企业如何打好财务基础?

    当数字财富汹涌而来:加密企业如何打好财务基础? 看着比特币冲破10万美元大关,我常在想:这轮加密热潮确实让人兴奋,但背后那些管理巨额资金流动的企业,真的做好准备了吗?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深知光有市场繁荣远远不够。加密时代的财税管理艺术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加密企业的财务会议,CFO开玩笑说他们最忙的不是交易员,而是财务团队。虽然是个玩笑,但道出了实情:在数字资产的世界里,财税管理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换轮胎,既不能停车又不能出错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香港加密指数大起底:哪些代币有望进入散户市场?

    香港加密指数大起底:哪些代币有望进入散户市场? 去年香港政府抛出Web3.0发展蓝图后,整个金融圈都沸腾了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,我发现最近香港证监会敲定的虚拟资产监管细则特别有意思——其中关于虚拟资产指数的规定,可以说是为行业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红线。指数认证:加密货币的"入场券"监管文件白纸黑字写着:想在香港市场面向散户交易的加密货币,必须被至少两家不同指数提供商纳入获认可的指数。这可不是小事,相当于给加密货币上了个"质量认证"... ...[详细]